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word('consent_desc')}} {{word('read_more')}}
{{setting.description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單筆訂單 滿NT$3000,即享 免運 優惠 on order
Not enough stock.
Your item was not added to your cart.
Not enough stock.
Please adjust your quantity.
{{'products.quick_cart.out_of_number_hint'| translate}}
{{'product.preorder_limit.hint'| translate}}
Limit {{ product.max_order_quantity }} per order.
Only {{ quantityOfStock }} item(s) left.
《Inventions 發明》
作 者 : Axelle Doppelt
出版日期 : L'agrume (17 novembre 2016)
版 本 : 法文/立體書/40頁/25,9 x 3,3 x 18,3 cm
非常精彩的全書介紹影片:
透過操作與互動來認識人類發明史,彈跳、翻拉、鏡面、旋轉、透視、動畫濾片、點字,用了非常多立體書的表現方式,實在讓人印象深刻。
這本《Inventions》來自於作者Axelle Doppelt,2015年畢業於巴黎藝術學校 ESAG Penninghen 的畢業製作,她希望藉由有趣的玩法與圖像來介紹從史前到現今的重大發明,很吸睛的作品。
老實說,已經很久沒有這麼令我感動的操作型立體書了。這本《發明》不但是用了多樣紙藝技巧,同時還結合上不同的紙材,像是:透明紙、和紙、鏡面紙、PVC……等等,要將複雜的元素組合在一起,而且還要是好看的、具美感的,不是件容易的事;色彩配置採用了原色調,要將這些大紅、大黃、大綠通通擺在一起,而且也要是好看的、具美感的,更不是件簡單的事,而 Axelle Doppelt 做到了,還做得很棒,成書在手可以確實地感受到它的用心呈現,真的很期待這位新秀日後還會帶來什麼樣的精彩!
這本書講的是人類的發明史,用極為生動的方式來介紹這些重大的發現與發明。
【火】35萬年前
控制火提供熱、光是人類早期偉大的成就之一。早期的人類從自然界產生的火源中保留火種。後來學會使用鑽木取火或者敲擊燧石的方式來主動獲得火。學會用火使人類能夠移民到氣候較冷的地區定居。火被用於烹飪較易消化的熟食、照明、提供溫暖、驅趕野獸、熱處理材料、等等。考古學研究顯示人類在一百萬年前就能有控制地用火。近東人類於79萬年前就能自己生火。但使用火的技能約到四十萬年前才普及。
【日晷】
日晷又稱為日規,是一種由太陽位置告知當天時間的裝置。據推測,人類在更早的日期就已經知道陰影的長度可以量度時間,但很難得到驗證。大約在西元前700年,舊約描述了一個日晷-在大先知書的以賽亞書38:8和歷史書的列王紀20:9提到亞哈謝的日晷。
【鏡】
現代鏡子的發明者是威尼斯人,確切時間不明,此為約略年代。
1507年安德里亞和蓋羅首次將錫和水銀的合金用於鏡子背面,從而製造出了第一面精緻複雜的鏡子,此後鏡子製造工藝成為威尼斯最重要的機密。
【顯微鏡】
最早的顯微鏡是16世紀末期(1595年)在荷蘭製造出來,發明者是亞斯·詹森,荷蘭眼鏡商。同時另一位荷蘭科學家漢斯·利珀希也製造了。後來有兩個人開始在科學上使用顯微鏡,第一個是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。他在1611年通過顯微鏡觀察到一種昆蟲後,第一次對它的複眼進行了描述。第二個是荷蘭亞麻織品商人列文虎克(1632年-1723年),他自己學會了磨製透鏡。他第一次描述了許多肉眼所看不見的微小植物和動物。
用動畫片的技術來模擬顯微鏡下的生態動作表現,非常的生動。
【熱氣球】
18世紀,法國造紙商孟格菲兄弟在歐洲重新發明了熱氣球。他們受碎紙屑在火爐中不斷升起的啟發,用紙袋把熱氣聚集起來做實驗,使紙袋能夠隨著氣流不斷上升。1783年6月4日,孟格菲兄弟在里昂安諾內廣場做公開表演,一個圓周為110英尺的模擬氣球升起,飄然飛行了1.5英里。
寬:「這不是路上常見的鳳梨彩球嗎?」
美感好的話可設計成生動的熱氣球,不只是鳳梨彩球而已。
【罐頭】
最早的罐頭是用玻璃瓶加上軟木及鐵絲緊緊塞著瓶口而成的。18世紀末,法國將領拿破崙率軍征戰四方,由於戰線太長,大批食品運到前線後便會腐爛變質,他希望解決打仗行軍時儲糧的問題,於是他懸賞巨額12,000法郎,如果有人能發明防止食品變質的技術和裝備,就賞他這筆巨款。法國的許多科學家為此苦思冥想,當時有一位廚師叫尼古拉·阿佩爾(Nicolas Appert, 1749-1841),曾在酸菜工廠、酒廠、糖果店和飯館當過工人。他在販賣果漿、葡萄酒等食品時,發現有些往往變壞,而有些卻不易變壞。他又偶然發現,密封在玻璃容器里的食品如果經過適當加熱,便不易變質,他從中受到了很大啟發。於是,阿佩爾回應公家的懸賞,對食品保藏的方法進行專門研究。他經過十年的艱苦研究,終於在1804年獲得成功。他將食品處理好,再裝入廣口瓶內,全部置於沸水鍋中,加熱30-60分鐘後,趁熱用軟木塞塞緊,再用線加固或用蠟封死,這項技術在1810年獲得專利後公開。這種辦法,就能較長時間保藏食品而不腐爛變質。這就是現代罐頭的雛形。
畫面銜接的設計也相當講究,法國美學重視細節的精神在此表現無疑。
【攝影】
現存最早的照片由法國人尼埃普斯在1826年拍攝。尼埃普斯將猶太瀝青塗在鉛錫合金版上,曝光8小時獲得此影像。他稱這種技術為日光蝕刻法,但他未及完善這一技術便去世。他的合伙人法國畫家達蓋爾繼續研究,發明了達蓋爾攝影法,又稱銀版攝影法,在1839年由法國政府買下專利權,並於同年8月19日宣告攝影術的誕生。
拉下操作手把後看到的畫面是:
尼埃普斯用暗箱拍攝的照片,為現存最早的照片,拍攝年份為1826年,花了8小時曝光。這張照片一度被世人遺忘,由1898年最後一次在倫敦公開展出,至1952年被歷史學家尋回,相隔超過半世紀。
Source: Wikipedia
【電話】呈現方式不是一支電話,而是發明的原理。
電話的出現要歸功於亞歷山大·格拉漢姆·貝爾,早期電話機的原理為:說話聲音為空氣裡的複合振動,可傳輸到固體上,透過電脈波於導電金屬上傳遞,內含電磁鐵。美國國會2002年6月15日269號決議確認安東尼奧·穆齊為電話的發明人。
【X射線】
1895年11月8日德國科學家倫琴開始進行陰極射線的研究。1895年12月28日他完成了初步的實驗報告「一種新的射線」。他把這項成果發布在維爾茨堡的Physical-Medical Society雜誌上。為了表明這是一種新的射線,倫琴採用表示未知數的X來命名。很多科學家主張命名為倫琴射線,倫琴自己堅決反對,但是這一名稱直至今日仍然被廣泛使用,尤其在德語國家。1901年倫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。
【飛機】
固定翼機(飛機)是人類在20世紀所取得的最重大的科學技術成就之一,有人將它與電視和電腦並列為20世紀對人類影響最大的三大發明。關於世界上最早的固定翼機到底是由誰發明各國尚存在爭議,但較為普遍的觀點是由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。他們在1903年12月17日進行的飛行作為「第一次重於空氣的航空器進行的受控的持續動力飛行」被國際航空聯合會(FAI)所認可。
隱私條款 | 條款及細則 | 2018 © 繪本小旅行